2月20日下午,为全面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研究院团队赴昙华林开展专题调研并召开武昌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座谈会。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岳奎、武昌区宣传部副部长朱缨、武昌区粮道街党工委副书记罗国栋及新时代文明实践研究院研究员参与活动。与会人员围绕党建引领、非遗活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设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调研团队前往昙华林共享中心,深入了解街区百年历史沿革及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随后,调研团队一行走访武汉设计之都客厅、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旧址、昙华林近代教育博物馆、楚汉造物等地,深入考察当地历史文化保护利用、非遗手作产业化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成果。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队在昙华林召开了工作座谈会,会议由朱缨部长主持。街道代表罗国栋首先介绍了街道以“老”为特色的治理实践,并重点分享了党建品牌创建、治理中心下移、非遗文化赋能等创新举措。朱缨部长从阵地布局与资源整合角度,提出该地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需围绕“特色彰显、空间活化、资源联动”这三大核心议题继续创新发展。

岳奎院长系统提出建设指导意见,强调需要把握“三大方向”:提高站位,立足省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发展战略规划实践所定位;立体宣传,打造志愿服务与非遗文化传播矩阵;集约展示,构建全域资源整合展示平台。同时,他提出六大实施重点:优化人力配置、完善叙事体系、培育特色品牌、策划主题活动、深化历史研究、构建经验范式,并特别强调叙事体系需从事实陈述升华至精神提炼,形成可复制的文化表达标准。
尹旦萍教授、吕宏山副教授在发言中指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设应突出重点,聚焦核心优势领域;江文路老师指出,要依托昙华林的高知名度与客流优势,将精神文明建设与历史纵深叙事相结合,放大教化的辐射效能。
此次调研实践旨在为昙华林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创新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对策,同时也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研究院研究新时代文明实践积累生动素材和丰富案例。